SuperGamer! 超級遊戲玩家
-
遊戲產業史上最大規模收購案 — 微軟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,暴雪還能重返榮耀嗎?
2022年剛開春,除了幾位名人的八卦事件以外,不曉得最震撼各位的新聞是什麼呢?昨晚(18日)微軟宣布,以每股95.00美元的價格、總金額高達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,為遊戲產業歷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案,再加上2014年以25億美元收購擁有《Minecraft》的Mojang、2020年以75億美元收購擁有《上古捲軸》系列和《毀滅戰士》的Bethesda Softworks,目前微軟在收購動視暴雪後,一舉成為全球第三大遊戲公司,僅次騰訊、Sony。 微軟收購計畫中,包含了來自動視、暴雪、與King工作室旗下的近萬名員工、以及遊戲經營權,這也意味著《魔獸爭霸》、《暗黑破壞神》、《鬥陣特功》、《爐石戰記》、《星海爭霸》、《Candy Crush》、《決勝時刻》等經典IP都將納入微軟旗下。 並且在聲明中指出,微軟將在Xbox Game Pass和PC Game Pass提供更多動視暴雪的遊戲,這也表示原來Battle.net玩家有可能導向Xbox Game Pass和PC Game Pass,之後將用Xbox平台開始遊戲,但也有可能依舊維持Battle.net平台。 動視暴雪的現有遊戲,目前大部分處於多平台運營模式,微軟此舉,無疑是為了將某部份動視暴雪的遊戲,轉換成Xbox的獨佔遊戲,以此與Sony PlayStation分庭抗禮,當然,如果全部突然改為Xbox獨佔遊戲的話,可能會引來玩家反彈,這無疑是拿石頭砸腳。 許多國外的遊戲評論家指出,目前動視暴雪手頭上的遊戲,最有可能變成Xbox獨佔遊戲的,便是《決勝時刻》系列,但《決勝時刻:現代戰域》應該還是維持多平台運作的方式,那麼近期宣布延期的《暗黑破壞神4》,在家機平台的運營上,是否也將成為Xbox獨佔遊戲呢? 當然,不只是Xbox獨佔遊戲,微軟在手遊市場上,還沒有什麼可以佔據一方山頭的影響力,因此在本次收購案中納入動視暴雪King工作室旗下的《Candy Crush》之後,勢必能為微軟在手遊市場中分得一杯羹,而微軟也能藉此在手遊市場中推出更多更精采的遊戲。 在交易完成前,動視暴雪與微軟繼續維持獨立運作,但在交易完成後,則由動視暴雪的業務向微軟遊戲執行長Phil Spencer匯報,不過有關動視暴雪在被收購後的內部人事、人員調整,目前尚未明朗,但捲入近期動視暴雪醜聞的原執行長Bobby Kotick有可能會卸任。 而對於動視暴雪因此內部公司文化,而導致的性醜聞,Phil Spencer也在聲明中表示,微軟非常重視各個遊戲工作室的原生文化,但遊戲創意的成功與自主權、尊嚴、以及被尊重對待,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息息相關的,因此微軟將致力把積極包容的文化帶進動視暴雪當中。 即使沒有捲入性醜聞,動視暴雪仍然陷入了遊戲業的寒冬之中,即便推出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,但雷聲大雨點小,並沒有成功的將聲勢拉抬回來,更遑論還有持續延燒中的性醜聞了;回到暴雪身上,雖說暴雪從創立之初,已經轉手、轉手再轉手了好幾次,如今聲勢一落千丈之後,然後現在被微軟收購,而微軟近年來,也正積極收購各家遊戲工作室,積極進攻雲端與遊戲服務,或許這都是商業戰與商業手段,但無論如何,身為玩家的我們都希望這曾經的遊戲大佬—暴雪可以再度重返榮耀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連微軟自己都拿不到貨,《最後一戰:無限》系列賽搬出「Xbox Series X 開發機」救火
關於全球晶片短缺所導致的各種缺貨潮,雖說顯卡方面還關係到了挖礦需求跟黃牛肆虐,但我們仍能窺見一二,從遊戲機角度來看的話,即使Sony已將推出各式花色的主機護板,但新世代家用主機PlayStation 5依然是一機難求,當然,Xbox Series X也是,甚至連官方都沒有。 上個周末,於北卡羅來納州羅利舉行的第一屆《最後一戰:無限》錦標系列賽拉開帷幕,343 Industries工作室主管於推特上指出,有部分比賽以及部分選手,將使用「Xbox Series X 開發機」來進行比賽。 而這批開發機在功能上,其實跟我們所看到的市售版沒啥差別,嚴格說起來其實是一模一樣,當然也會調整成市售機模式運行,等於說,即使使用開發機,依舊不影響比賽。 Heads up open bracket players - you'll be playing this weekend on Series X development consoles. They're functionally identical and will be operating in "Retail" mode so it's the exact same experience, they just look a little different.Why? Global supply chain shortage is real.— Tashi (@Tashi343i) December 15, 2021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這倒不一定,即便功能一樣、也不影響比賽進行、選手也會獲得相同的體驗,但開發機與市售機或許還是會有些許不同,開發機在規格與硬體的整備上,因還屬於測試階段,機體當然會沒有如同市售機那樣完美,不過從這件事來看,連微軟官方在調動Xbox Series X時都出現了困難,也就代表著全球供應鏈短缺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,甚至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天梯系統要來啦!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預計明年初開放2.4更新檔PTR測試
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發行至今,已經快三個月啦,上市這段時間以來,總算熬過伺服器崩潰的那段黑暗期,但暴雪無視當時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經歷,還真是挺讓人詬病,雖說目前仍有伺服器無法連線的零星災情,但對比上市初期,已經好得太多,因此暴雪於今日釋出了最新消息。 暴雪官方於今日宣布2.4更新檔的最新內容,並表示「天梯排名對戰」將於明年初登場,天梯系統基本上與往昔相同,包含4種模式:標準天梯、專家天梯、標準資料片天梯、專家資料片天梯,相信忠實玩家都能明白這幾個模式的區別。 而天梯模式玩起來最帶感的便是符文系統了,目前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已開放所有符文詞綴,也因此在明年初天梯登場之際,將會解鎖一系列全新符文詞綴,但也一樣僅限天梯使用,不過在天梯季賽結束之後,玩家成功打造出來的符文裝備也一樣會轉向帳號裡的非賽人物,可惜的是,目前暴雪還沒公開任何新符文詞綴的資訊。 除了符文詞綴之外,赫拉迪姆方塊也將有新配方,某部分較冷門的綠色套裝也會有新的數據變動,將會強化加成效果。 目前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係以舊版1.14d版本開發,許多職業平衡都還留在2013年3月23日的1.13c版本,而經過11年,職業平衡終於又將迎來新一波的變動,依據官方的說法,將會持續保留職業特色與風格,並拓展角色技能的多元性,使用率偏低的技能將會增強。 官方所預告的職業平衡變動包含了:亞馬遜女戰士在近戰技能(穿刺、疾刺等等)的強化,並考慮將強化某部分弓弩技能,改善弓弩流派玩家的遊戲體驗;刺客方面,武學技能一直都是玩家們眼中未完成的技能組,因此官方也打算重新評估,改善刺客武學技能的連擊系統,而冷門陷阱技能方面,也將改善傷害調幅。 野蠻人則將迎來戰鬥技能(包含躍擊、恐怖圖騰等等)的改良,並預計加強雙手投擲與投擲專精技能;德魯伊這個沒有愛沒辦法玩的角色也有新的改良,暴雪也承認該職業有缺陷,因此將在德魯茵的火焰技能等元素技能方面做點改動,召喚流也是更改動點,掠鴉、野狼、毒藤或許會迎來春天?另外,德魯伊的熊人變身也會有不小的Buff。 死靈法師的更動或許比較少,暴雪認為這職業目前來說相對平衡,但依然會強化某幾個使用率偏低的召喚技能,並且稍微平衡一下元素傷害以及骸骨技能;乾兒子聖騎士的話,還需要改嗎(誤)?暴雪一樣要改強一些使用率偏低的技能,比方說天堂之拳,一些攻擊性靈氣技能(比方:棘刺)也會有某部分的調整空間。 乾女兒魔法使當然也有平衡改動,冰寒護甲方面的技能將變得更加多元性,使用率太低的閃電技能也會設計出更多組合計,至於火法,別擔心,暴雪也說會調整一下。 最後是有關傭兵系統方面的改動,無論舊時代還是新版,幾乎可以說有九成以上的玩家都雇用第2章節的沙漠傭兵,暴雪官方為了玩法的多元性,預計將改善其他3種類型的傭兵,調整技能與能力值,用以襯托出傭兵的特色,上述所有內容預計將在明年初開放PTR測試。 但依照小編對暴雪的了解,隱隱約約有種不妙的感覺,畢竟除了用腳做平衡之外,削弱熱門流派也是暴雪很愛幹的事。(哭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玩遊戲不再是浪費時間,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通關《世紀帝國4》拿學分
小時候在打遊戲的時候,除了遊戲方面的相關內容之外,總是或多或少會攝取到各層面的知識,不知道玩家們是否曾經在上課時,突如其想地覺得,如果這些課程內容出現在我正在玩的遊戲中,搞不好我會更有興趣,甚至可以拿到更高分呢? 近日,美國亞利桑那大學(University of Arizona)歷史系,便將我們這個小時候的白日夢變成了現實,只要通過《世紀帝國4》中的指定關卡,便能拿到該學期學分。 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與微軟合作,學生們只要到由學校的遊戲社區入口中,連接到ageofempires.com,便能得知該課程學分的獲得方法,當然還有由歷史系主任、主修羅馬史的Alison Futrell與主修中世紀歷史的教授Paul Milliman,所編寫的Illuminated Histories,更有趣的是,這堂課完全沒有課本與考試,只要通過包含「諾曼征服英格蘭」、「英法百年戰爭」、「蒙古帝國擴張」以及「莫斯科崛起」的關卡,完成剩餘課程步驟,便能獲得學分,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主任表示,該課程主要著重於學生們在遊戲中所獲得的遊戲與歷史體驗。 值得一提的是,非該校學生或者是一般玩家,當然也能玩到這些關卡,只是想拿到學分的話,必須是亞利桑那大學學生就是了。 不過將電玩打進課業裡面也有個隱憂,那就是並非每個學生都擁有足夠支撐遊戲的配備,但我們看看《世紀帝國4》的PC最低配備需求,處理器需要Intel i5-6300U或AMD Ryzen5 2400G、顯卡方面則是Intel HD 520或AMD RX Vega 11,解析度只要720P就能進行遊戲,這樣看起來,亞利桑大學歷史系的學生似乎不必太擔心自己電腦跑不動,只是未來如果有更多學校或課程,想要將電玩與課程像這樣結合的話,實在是不得不考慮學生設備的問題啊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是再次推坑還是重溫舊夢?從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重製版看這一路走來的暴雪與暗黑傳奇
說到打Game、玩遊戲時你會怎麼選?看看FB廣告的推播、或是一堆遊戲商的滿天行銷看有沒有刺激到想玩的衝動?事實上有時候是打發時間以解無聊時間的過渡外,也可能是看到廣告的影片拍得很炫麗所以「嚐嚐鮮」的試玩看看,又或許是觸動了某種過往的「情懷」,回味一下曾經年少的那段玩Game時光!一說到「情懷」,許多老遊戲紛紛開始重製,而重製後是否還能夠保存舊有的味道?真的是個蠻艱難的問題,畢竟這早就不是第一次、而且已經有很多舊遊戲因此死在沙灘上難以復生。 基本上「重製舊版電子遊戲」這個話題其實並不是那麼稀奇,比方說早年在DOS時期就相當活躍的《仙劍奇俠傳》,在Windows的普及之後,也隨即從DOS系統上移植過去,前前後後出了95、98、XP等等不少版本,說是移植到新作業系統,但我們其實也可以將它當成重製,畢竟畫質與性能方面都有大幅提升。至於國外遊戲,「重製」這個名詞,係以翻譯過的中文名詞來看,雖然並沒有什麼分別,但在英文上卻大有文章,甚至對各家廠商而言,有各種不同的定義,當然,本文在稍後也會與各位來做一些探討。 然而,隨著科技進步、新的電子遊戲類型崛起、遊戲引擎也越發強大、可支援的平台性能也越來越生猛,重製舊時代遊戲這件事,甚至變得像過家家酒一樣輕易,因此,在近幾年,許多遊戲公司都前仆後繼地投入自家舊遊戲的重製行列,最著名的冷飯之王大概就是日本的卡普空(Capcom)了吧,旗下許多傳奇IP,想要哪個?來,我都掏給你。 當然,在PC端的重製版遊戲,也是層出不窮,就連那個被業界稱之為「遊戲神話締造者」的暴雪娛樂(Blizzard Entertainment)也趕搭上了這台順風車,第一款與我們見面的便是2017年的《星海爭霸:高畫質重製版》(StarCraft: Remastered),再過3年,於2020年時發行了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(Warcraft III: Reforged),那你說,暴雪三大傳奇IP已經掏出來兩個了,怎麼能夠忘了《暗黑破壞神II》呢? 暴雪已經宣布將於2021年9月24日正式推出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(Diablo II: Resurrected),相信有在關注的各位玩家們,都已經參加過8月開放的2波Alpha測試了吧?那麼,地獄之門開啟在即、迪亞布羅即將歸來、那神秘的母牛關卡也將血流成河,眾位涅法雷姆們,你們準備好了嗎? ※註.本文部分資料與圖片皆取自網路。 在開始討論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之前,我們似乎得先來說說這一切的源頭才是。 暴雪前身Silicon & Synapse於1991年2月,由當時還沒大學畢業的Max Schaefer、Erich Schaefer、Dave Brevik這3位聯合創辦人所創立,起初這間公司主要替其他工作室製作遊戲端,直到1993年開始,才有自己開發的新遊戲IP《搖滾賽車》與《失落的維京人》。 而在1994年被經銷商Davidson & Associates公司收購之後,隨即在同年推出建構暴雪神話的開山之作《魔獸爭霸:人類與獸人》,不過後來這間公司在被收購後,一直風雨飄零,被易手好幾次,CUC International、Cendant Software、Sierra、Havas、最終成為威望迪旗下的遊戲部門(現在為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),雖說被收購,但對暴雪的遊戲研發都沒有造成太大影響,始終握有電子遊戲獨立製作的權力,只不過從今天回頭再看如今的動視暴雪,是不是還真的保有遊戲研發的獨立性呢?但這是後話了。 1996年時,暴雪那時雖然右手還在忙著製作《魔獸爭霸》系列續作,但在公司的運營上還是沒有停下腳步,當時暴雪看上了禿鷹遊戲公司(Condor)即將完工的《暗黑破壞神》,於是左手一伸,便以低價將其收購了,並重新命名為「北方暴雪Blizzard North」,自此成為暴雪旗下的遊戲工作室。 但被收購、被重新命名的禿鷹、也就是北方暴雪,並沒有南下與位於加州爾灣(Irvine)的暴雪總部會合,而是繼續留在聖馬刁(San Mateo)的禿鷹公司原址,所謂天高皇帝遠,因此也使得他們成為一支更加具有獨立性、自主研發權的遊戲製作團隊,而暴雪總部也並沒有過多干涉其開發工作,但主要也是因為總部這邊主要處理公司運營與公關方面的事務。 在收購的九個月後,《暗黑破壞神》終於在1996年12月31日橫空問世,玩家可從戰士Warrior、獨行俠Rogue、法師Sorcerer當中選擇一名英雄,來成為自己在遊戲中的化身,並於聖休亞瑞里展開與恐懼之王 迪亞布羅的對決。 初代《暗黑破壞神》甫一問世便於GameSpot遊戲網站獲得9.6分的超優評價、並選為1996年年度最佳遊戲,至今一直都是GameSpot排名第一的PC遊戲,無人超越或持平,在銷售方面成為暴雪歷史上繼《魔獸爭霸II》之後,第2款銷量超過百萬的遊戲,至此也奠定了暴雪娛樂的南北分嶺與格局,北方暴雪即為北暴雪、南暴雪為暴雪總部,而外界包含媒體、玩家等,也皆以此稱呼之。 有鑑於初代的成功,北方暴雪旋即著手《暗黑破壞神II》與資料片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的開發(一代其實有部資料片為《暗黑破壞神:地獄火》,但為雪樂山開發,故本文不提),如果我們先回顧《暗黑破壞神II》、《暗黑破壞神III》、《暗黑破壞神IV》這三代的開發時間,看起來沒有花個十年八年的時間,暴雪是不會輕易釋出的,不過當時,暴雪的壞習慣還沒那麼嚴重,初代與二代的開發時程並沒拖到這麼長,雖說還是跳票了幾次發售時間(初代本來計畫於1996年11月30日發售),但對比之下,時隔3年就推出續作,看起來也沒什麼好不能接受的。 《暗黑破壞神II》於2000年6月29日發售,當天即售出18萬套,半個月就賣破百萬套,成為當時銷售速度最快的電腦遊戲(2000年金氏世界紀錄),而遊戲也承接了初代的世界觀、情節與操作方式,但玩家可用來迎接迪亞布羅怒火的職業擴增到了5個,細膩度、遊玩性也大幅提升,並在當年獲得眾多遊戲選項。 二代的成功也為北方暴雪帶來全球的目光,北方暴雪內部也擴增成2組開發團隊,其一為專注開發二代資料片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、另外一組則是研發一項神秘專案,迄今尚未被公開。 二代發售隔年,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問世,新資料片添加了2名新職業、更多新道具與1個新章節,並且重新設計了多人遊戲模式,而符文之語、珠寶、無形裝備、隨身護身符、切換副武器組的加入,讓玩法更加多元、更加完整,而《暗黑破壞神II》也成為了許多遊戲的借鑑對象,時至今日,我們還是能從許多遊戲中看見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影子。 不過,要再加上資料片之後,《暗黑破壞神II》才能算是完全體,後世的我們口中所稱呼的《暗黑破壞神II》,都是加上了資料片之後的遊戲內容,發行至今,已歷20年過後,依然屹立不搖。 當然國內也是這波暗黑熱潮的擁戴者,《暗黑破壞神II》由松崗科技代理引入台灣,不過起初是沒有繁體中文版的,但由於《暗黑破壞神II》甫一進入台灣,銷量便達到全台十餘萬套、為亞洲第三,進而引起了暴雪總部的注意,雖說當時也有許多外文遊戲,但真正能達到這種成績的遊戲卻是屈指可數,因此在松崗的爭取之下,繁體中文版才得以面世,締造單一套遊戲銷售破百萬的成績,甚至於2003年時,因為《暗黑破壞神II》盛行,誕生了全台第一個以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角色競技、所製作的電競實況轉播:電玩High客。 雖然是同間公司,但南北暴雪各有各的名聲與地位,北方暴雪有《暗黑破壞神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》,南暴雪有《魔獸爭霸》系列、《星海爭霸》與其資料片《星海爭霸:怒火燎原》,不過兩者綜合起來,讓暴雪在當時的單機遊戲界獲得了無法撼動的地位,且南暴雪隨後於2002年時更推出了《魔獸爭霸》系列續作:《魔獸爭霸III:混亂之治》、以及2003年的《魔獸爭霸III:寒冰霸權》,至此,暴雪旗下三大IP各自被各自的玩家封神,而此時的暴雪的《魔獸世界》也正向MMORPG線上遊戲伸出了它的魔爪。 那麼,北方暴雪呢?雖然擴增了內部的開發團隊,也於2001年推出了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,但在那之後,雖然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遊戲版本依然有持續地推陳出新,在裝備上、玩法上新增多種玩法,但新作呢? 在魔獸與星海的出現之後,讓北方暴雪的勢頭似乎黯淡了一點,但一票死忠的擁戴者早已沉浸在聖休亞瑞的世界裡了,一邊拳打墨菲斯托、腳踢巴爾的時候,也一邊期待著他們接下來可能會推出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,可誰也沒想到從2003這年開始,北方暴雪與死忠暗黑玩家們竟真的迎來了實質意義上的「暴風雪」。 2000年時,《暗黑破壞神II》收穫巨大名聲與利潤的那一年,威望迪(Vivendi)併購環球影業,並建立了威望迪環球遊戲(Vivendi Games),而暴雪當然也被納入其中,手握《魔獸爭霸》、《星海爭霸》、《暗黑破壞神》等遊戲發行權的威望迪環球遊戲,當時有98%的營收來自於PC遊戲,而威望迪打算調整營運方針,預計在2005年時,將營收結構調整成35%的電腦遊戲、50%的家機遊戲、15%的網路遊戲,暴雪為其中一份子,同樣這套戰略方針也適用於暴雪身上,當然,這也包含了北方暴雪。 當時電子遊戲也已經走進大眾市場,與小說、電影、音樂之間有更多的互動,加上威望迪當時收購了環球影業之後,擁有更多的可利用資源,包括從電影改編而成的電子遊戲、邀請環球唱片旗下的歌手來為遊戲譜曲並配音等等。 當時因為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的成功,北方暴雪趁熱打鐵,讓《暗黑破壞神III》提早進入研發行程裡,但對比南方暴雪擁有《魔獸爭霸》、《星海爭霸》、以及當時即將問世的《魔獸世界》而言,北方暴雪只有《暗黑破壞神》這條產品線,威望迪所下達的新營運策略,對專注於開發PC原創遊戲的北方暴雪而言,完完全全就是個噩耗。 我們都知道暴雪遊戲的研發時間,都需要漫長的等待,而威望迪的新營運方針根本等待不了,根據當時的財報,威望迪環球遊戲部門的營業額僅2.4歐元,而虧損竟高達5,200萬歐元,而當時,北方暴雪就鐵了心只想打造自己的原創IP遊戲,因此在威望迪眼中,北方暴雪根本就是一支與暴雪體系格格不入的「異類」。 威望迪在遊戲方面的營收僅佔了總公司不到2%的額度,虧損卻佔了將近8%,最後迎來投資者的不滿、也承受不了虧損壓力,威望迪於2003年宣布將出售旗下的遊戲部門,而綜合以上幾點,讓南北暴雪的摩擦到了臨界點、衝突一觸即發,最後David Brevik、Bill Roper、Erich Schaefer、Max Schaefer這4位北方暴雪創辦人,企圖以離職這種方式來與威望迪高層談判,但最終此事,以威望迪高層甩都不甩、拒絕談話、最後同意四人離職的結果而告終。 在四巨頭出走之後,將近有30人之多的北方暴雪員工也陸續離職,而北方暴雪原技術總監Rick Seis也被任命為新的研發主管,並將擴增的兩個小組合而為一,以某方面來說,北方暴雪這個時候的狀況,4位創辦人的出走、老班底的離職,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,當然,不僅那個研發中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無聲無息,連那個一直在秘密研發的神祕遊戲也被無限期放置了,暴雪對此表示,這個被無限期放置的遊戲,是一款「北方暴雪類型的遊戲。」 2004年,當時MMORPG正大行其道,而暴雪的《魔獸世界》也登場於世界舞台,並且名利雙收,反觀北方暴雪這邊,卻無聲無息,最終在2005年8月1日,暴雪解散北方暴雪,並將其與總部合併,而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北方暴雪所開發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無法滿足威望迪的期待,因此,北方暴雪在這裡畫下它12年傳奇歷史的句點,只留下了那不知何去何從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。 不過在2005年時,有一名前Blizzard North員工,在網路上公開了由Blizzard North當初所開發的《暗黑破壞神 III》,UI介面上仍舊維持傳統,當時的研發與劇情構想,似乎似要讓玩家從地獄一路打上天堂,也不難發現畫面上也變得較為明亮。 有那麼一群人,他們自認是北方暴雪的玩家,而不是暴雪的支持者,他們擁戴北方暴雪時期的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,對於威望迪與暴雪娛樂的作法感到失望,甚至不承認《暗黑破壞神III》是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的續作。 那為什麼會有這波聲浪出現? 在2005年、北方暴雪解散、初版《暗黑破壞神III》被推翻之後,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續作便完全消失地無影無蹤,直到2008年的暴雪嘉年華才首度現出身影,而暴雪也在會中宣布即將研發《暗黑破壞神III》,最後我們在2012年等到了它,雖說是闊別12年的再相會、但這個版本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研發時間,實際上只有將近4年的時間,而12年的等待,讓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破3000萬套的銷量創造了歷史。 《暗黑破壞神III》與Havok引擎合作,讓遊戲裡的打擊感、環境破壞等等物理碰撞的物件,都擁有相當獨特的效果,裝備和道具也一樣承襲前代、職業也略有不同,但對老玩家而言,雖然大多數東西都還是從前代傳承了下來,但骨子裡,玩起來根本「不暗黑」。 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研發團隊,大多數都是來自於魔獸團隊,從藝術風格上就可見一斑,裝備的對比、人物數據面板的呈現等等、甚至在《暗黑破壞神III》中還可以發現來自魔獸系列的道具,比方說墮落的灰燼使者、雷霆之怒,逐風者的祝福之刃等等,不過這也成了玩家們詬病的其中一個原因。 雖然銷量成神、但遊戲性卻幾乎令人成魔,不僅僅只是很像魔獸而已,《暗黑破壞神III》在發售之初,惡評如潮,如果有經歷過那段時間的玩家們,想必都對當時的情景無法忘懷,甚至覺得不可置信:「這怎麼可能是暗黑破壞神、這怎麼可能是暴雪的遊戲!」 由於《暗黑破壞神III》改成需要全程連網進行遊戲,因此需要透過Battle.net來進行伺服器連結,而亞洲伺服器當時幾乎九成九的玩家,都遇見了「ERROR37」錯誤代碼的情況,連線品質堪憂,直到一周之後,才漸漸改善,而這只是一切荒謬的開端罷了。 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擁有「普通」、「惡夢」、「地獄」三種難度,雖然一樣玩著重複的章節,但玩家們還是一樣樂此不疲,而《暗黑破壞神III》新增了一個「煉獄」難度,而這個難度,困難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,對玩家而言,說難聽一點,這根本不是挑戰,而是一種慘無人道的羞辱,加上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另一經典:「菁英怪」,在《暗黑破壞神III》中更是大放異彩,各種噁心至極的控場技、配合煉獄難度的傷害,我們無法以自己身上準備已久的裝備正常通關,只能四人組隊以堆屍流的方法摸到最後一章,某方面來說,雖然依舊有成就感,但沒有朋友的人,這簡直是「煉獄」。 那這個慘劇當然就影響到了整個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遊戲性了,那時act-3有個商人,他常說一句台詞:「痛苦太多,收穫太少」,而這句台詞不僅長存當時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玩家們的心,還成了當時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寫照。 雖然承襲了隨機屬性的掉寶機制,但地獄難度的寶物不夠好、而煉獄難度的怪物太鬧,舉步維艱的玩家們,只能在煉獄難度中繼續咬緊牙關,而暴雪也調整了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掉寶機制,讓全地圖的怪物都可以是打寶對象,而不是專注於某幾隻怪物、某幾張地圖,但又是為了給玩家們足夠的挑戰性,讓掉寶率低到難以置信,可我們在地獄難度所獲得的裝備,又讓我們在煉獄難度寸步難行,不得已,只能繼續在煉獄中繼續通行、繼續堆屍打寶。 再加上道具的浮動屬性,雖然這也是玩家們對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死忠的理由之一,但也因為這個經典,讓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裝備等級區分相當混亂,讓傳奇裝備不再傳奇。因此,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拍賣場機制大行其道,「痛苦太多,收穫太少」的最後結果就是,幾乎所有的玩家都把心神放在了拍賣場上,以致於大量的外掛、工作室進駐,因此,打寶破壞神在這個瞬間變成了拍賣場破壞神,讓整個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系列的核心「打寶」蕩然無存。 《暗黑破壞神III》於初期所犯下的錯,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,流失玩家的速度,幾乎是暴雪旗下遊戲史上最快,但後來暴雪痛定思痛,移除拍賣場、重新調整掉寶率且重新定義遊戲難度、推出資料片《暗黑破壞神III:奪魂之鐮》、以及擁有超高人氣職業「死靈法師」的回歸、賽季與天梯的實裝,才穩住了當時的局面,讓遊戲人數不再流失,但該走的、想走的,早就都走了,剩下來的這些,都是真正有愛的玩家們,那幾近瘋狂的銷售量,最終留下的人甚至不到3,000萬的零頭。 而這一切加總下來,也就有了「《暗黑破壞神III》不是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的續作」的說法,可能我們在數十年過後再提起《暗黑破壞神III》,說出口的不是憤怒,更多的應該是失望吧?當然,如果不把它當然是《暗黑破壞神III》,沒有那麼高的期待,把它當成另外一款獨立的APRG打寶遊戲,或許它還是一款不錯的遊戲。 雖說如今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已經穩定下來,但遊玩內容也剩下無限賽季輪迴、以及每季各個職業的套裝Build,導致玩法固定、沒有新鮮感,留下來的玩家們也逐漸失去耐性,不禁想問:「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難道就到此為止了嗎?」 2018年的暴雪嘉年華,發生了一件暴雪史上最尷尬的事,在手遊大行其道的現代,移植經典遊戲到手機上面,看起來也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,但這類型的移植,理應受到好評,為什麼台下會出現一片噓聲呢? 「你們沒有手機嗎?」這句話已經變成了目前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、甚至是暴雪的經典台詞之一,幾乎到了可以與三大傳奇IP相提並論的地步,2018年的暴雪嘉年華上,暴雪宣布了《暗黑破壞神:永生不朽》即將來到這個世界,發言人對著台下一群PC玩家宣布手機遊戲,這種尷尬想必誰也沒想到,而《暗黑破壞神:永生不朽》的宣傳影片,雖然在觀看次數上,已經達到400萬,不過影片的讚只有2.7萬、倒讚卻有34萬,底下負評留言也讓人不忍直視;更加令人不可置信的是,《暗黑破壞神:永生不朽》並不是由暴雪自體開發,而是將這份工作交給了中國網易製作,對整個遊戲界與遊戲玩家來說,網易是什麼樣的貨色,想必不用再多加贅述了。 不過手遊還都沒推出,就遇到如此挫敗,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難道就到此為止了嗎? 當然不是,手機事件的隔年、2019年暴雪嘉年華上出現了驚人的一支影片,相較與以往以迪亞布羅為宣傳主角、取而代之出現的是披著腥紅斗篷的魔女,與此一同出現的是斗大的《暗黑破壞神IV》字眼,維持同樣的ARPG遊玩模式、新設計的新隨機地圖與隨機屬性的多樣化裝備,但或許是鑑於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狀況,四代不僅讓符文之語再度回歸、技能樹的自由度也重新還給玩家,並且新增了許多新功能,比方說武器淬魔、騎馬等等,而職業方面,目前僅公布野蠻人、巫師和德魯伊、盜賊。 《暗黑破壞神IV》官方消息一出,興奮的玩家也有、怕受傷害的玩家也有,但無論如何,可以確定的是,我們仍然又再次相信了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這塊招牌,雖說預計在2022年登場,但看看這陣子官司纏身的暴雪,公司內部各種人事異動,《暗黑破壞神IV》的誕生還不知得等到何年何月? 不過,這種煎熬的漫長等待始終是暴雪的習慣,我們也相當習以為常了,而我們還在苦苦等候《暗黑破壞神IV》現身的時候,今年的暴雪嘉年華,暴雪又再一次給了我們驚喜: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。 但這不是和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一樣接續二代的劇情所出的資料片,而是《暗黑破壞神II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的重製版,支援4K超高畫質解析度、並具有重新錄製的杜比7.1環繞聲遊戲音效、以及重新製作的動畫,目前已結束2波Alpha測試,將於2021年9月24日正式推出。 回顧一下暴雪另2個傳奇IP的重製版,2017年的《星海爭霸:高畫質重製版》,在宣布時,獲得不小的歡呼,暴雪的電競版圖也復甦了一部份,但後續就偏向不鹹不淡的情況,畢竟《星海爭霸》易學難精,話題與討論度似乎沒有被拉抬起來。 然而我們再轉頭一看,2020年時發行了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,一樣在宣布時獲得眾多期待,但在發售與入手之時,如火燒、如狂濤的惡評排山倒海而來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是否真能力挽狂瀾、阻止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與動視暴雪繼續兵敗如山倒,並重拾玩家們對其的信心呢? 對老玩家來說,重製版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誕生,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複雜感,早就離開聖修亞瑞的人們,玩得或許是一個情懷、一個PC遊戲的輝煌時代;而對還在舊版奮鬥的涅法雷姆們來講,自己青春的痕跡不僅僅只有這款遊戲,還包括了那個帳號,但遺憾的是,線上舊存檔不能移轉,一切都得從頭開始,不過離線單人遊戲的話,離線存檔還是可以從舊版轉移過來。 如果重製版與舊版完全一樣,只有畫質、動畫、音效這類型屬於聲光效果的升級,那麼,無論是還在玩舊版的玩家、還是早已退坑的我們,有需要買這款重製版嗎? 以中文為母語的我們,重製兩個字很簡單,就是字面上的意思,放到電子遊戲上、並廣義來說,就是舊遊戲聲光效果的升級版,遊戲模式、操作依舊一樣,但外國遊戲可不是這麼回事,雖說我們都是翻譯成「重製」,但原文其實各不相同。 在舊遊戲名稱字尾冠上HD、Remasetered、Remake、導演版、終極版……等等,都可以被稱作是重製版,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的暴雪更是特立獨行:《StarCraft: Remastered》、《Warcraft III: Reforged》、《Diablo II: Resurrected》,都和我們約定俗成的重製英文名詞Remasetered、Remake不一樣。 幾乎不會更動原有遊戲的根本,包含遊戲模式、劇情、操作、關卡設計、系統等等,只有升級了視覺與聽覺上的表現,如果以中文名詞解釋的話,Remastered的意思會比較類似中文的「復刻」或「移植」。 簡單說就是「回爐重造」,在影視方面的話,就有點類似「翻拍」的意思,基於原作劇情且重新製作、賦予新的樣貌,不僅讓舊作品的聲光效果更加符合當下時代所需,還重新設計了整個遊戲本體,甚至追加了一些舊版本體劇情以外的事件或動畫,讓玩家能在回憶當初舊遊戲中,劇情所帶來的衝擊及感動時,還能像在玩一款新遊戲一樣令人興奮。 Reforged原意為重鑄,雖說中文譯名也不是直接說重製版,而是很文藝的將其翻譯成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,也帶有重鑄的意涵在裡面,但與原版劇情一致、僅僅修改一些細節,畫面模組當然也有升級,可過場動畫仍舊使用舊版,其理由為保留舊作的「原始精神」,硬要說的話,暴雪以《魔獸爭霸III》重新定義的Reforged,壓根就是Remastered而已。 小編得說,暴雪肯定對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有很深的寄望,就單看Resurrected一詞來說,其涵意除了復活之外,還代表了使其復甦、復興、恢復,而這不就是意指暴雪除了讓《暗黑破壞神II》以高清畫面復活之外,還希望能夠靠著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,讓整個日益衰頹的暴雪能夠再次復興,回到那個「暴雪出品,必屬精品」的時代嗎?不過在遊戲本體上的改動,也就是Remastered罷了,只是加了一些不影響劇情、操作的小細節而已。 那Resurrected到底Remastered了些什麼?說多不多、說少也不少,但在說這個之前,我們尚需要一些準備工作。 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本次支援4項平台,包含PC、XBox One & Xbox Series X/S、Nintendo Switch、PlayStation 4/5,因此在購買方案上,也因應平台有不同的措施,以PC來舉例的話,大抵能分成以下3種方案: 第一項:曾經買過《暗黑破壞神III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I:奪魂之鐮》、《暗黑破壞神® III:死靈法師的崛起》組合包,用加錢的方式來升級成《暗黑破壞神》萬惡之源珍藏組合,售價不定,須看玩家買了哪些有關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產品。 第二項:直接單買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完整版,不加購任何其他物件,售價1,290元台幣。 第三項:購買《暗黑破壞神》萬惡之源珍藏組合,該組合包括了《暗黑破壞神III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I:奪魂之鐮》、《暗黑破壞神® III:死靈法師的崛起》組合包、以及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道具:墨菲斯托寵物、憎恨之握之翼,售價1,899元台幣。 值得注意的是,暴雪雖宣布4種類型的平台可以共用存檔,但無法跨平台進行連線,舉個例子來說,買了PC版之後雖然可以在PS4上玩一樣的存檔,但卻必須再買一次PS4的序號才行唷,因此,玩家們在揪團參戰時,可要搞清楚朋友們所擁有的平台,到時再入手也不遲。 另外,雖然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仍採用與舊版同樣的引擎,但增加了全新的3D渲染元件,因此除了家機玩家們須注意適用的機型以外,PC玩家也須注意自己的電腦配備符不符合最低需求。 相信有些老玩家,仍打算使用舊電腦、舊作業系統來進行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,畢竟可以切換成懷舊模式,但必須注意的是,本次重製版所支援的作業系統為Windows 10,因此為了打寶,或許就不能再繼續死守XP或7不放了;還有就是,儲存空間需求方面,也從舊版的1.9G可用硬碟空間變成30GB,玩家們可以趁此機會,順勢清掃一下在舊電腦裡放置已久的檔案。 安裝方法也相當簡單,只要在官網下載Battle.net之後,便能透過該平台下載遊戲,但既然提到Battle.net,就不得不另開一欄,來說說這個與暴雪旗下遊戲互相成就對方的遊戲平台。 多變的道具與裝備、充滿新鮮感的玩法、恰到好處的故事與遊戲氛圍、沒有侷限的職業定位等等,都是成就《暗黑破壞神》的原因,但其中有一個對暗黑、星海、魔獸三大傳奇IP,甚至對整個暴雪而言,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物件:Battle.net,人稱「戰網」。 起初的Battle.net,係為了配合《暗黑破壞神》的發售而架設的一個遊戲平台,並於1996年11月30日推出《暗黑破壞神》後,便以「Battle.net」(戰網)品牌營運,讓玩家能夠透過Battle.net平台連入網路,與世界各地的玩家一同與虛擬世界中探險,只要有網路,非但不用錢、還只需要註冊一個簡單的帳號便可使用。 但一開始只有提供給《暗黑破壞神》玩家使用,而且作弊行為比比皆是、比喝水呼吸還要正常,反而沒用作弊內容的玩家卻是個異類一樣,不過後來在1998年《星海爭霸》發售之後,作為暴雪旗下可以用於電競取向的RTS類型遊戲,而暴雪手上就有一款可以拿來當作玩家配對平台的項目,因此改善Battle.net是勢在必行的趨勢,對此,暴雪除了加入了聊天功能與排名系統外,還實行了CD-key序號規範,需要有13碼有效序號才能登入Battle.net,與來自全球的對手進行《星海爭霸》對戰,並且透過Battle.net的Ladder排名系統,能隨機配對符合自己等級的對手,並且無法指定挑戰對手,有效杜絕作弊刷分的行為,更能防止等差過大、產生虐菜的情形發生。 而Battle.net的使用,在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問世後,更加地具備依賴性,甚至可以說這個時候的Battle.net成為了「玩家端對伺服器端」的模式,讓本為單機遊戲的《暗黑破壞神II》線上遊戲化,嚴格說起來,《暗黑破壞神II》讓Battle.net的發展更具多元化、而Battle.net也是《暗黑破壞神II》締造傳奇的一部份,但需要注意的是,這個時期的Battle.net仍是在進入遊戲之後,點下Battele.net鍵,才能開始與伺服器進行連結。 2009年時,暴雪更新了其Battle.net的服務並暴雪要求所有欲遊玩暴雪旗下遊戲的玩家,皆須透過Battle.net平台來進行登入,包含《魔獸世界》、《暗黑破壞神III》、《星海爭霸II》、《暴雪英霸》、《爐石戰紀》、《鬥陣特攻》(這些皆可從Battle.net平台下載),例如,比方說,台灣《魔獸世界》為智凡迪所代理,並且原先的登入模式,係進入遊戲後輸入帳號密碼才進行連結,但在暴雪此一政策底下,台灣於2011年時,所有的《魔獸世界》玩家皆須透過Battle.net平台來遊玩。 不過,舊遊戲(《星海爭霸》、《星海爭霸:怒火燎原》、《暗黑破壞神II》和《魔獸爭霸II》、《魔獸爭霸III:混亂之治》、《魔獸爭霸III:寒冰霸權》)則不在此限,也因此,已購買過《星海爭霸》、《暗黑破壞神II》和《魔獸爭霸III》及其資料片的玩家們,則是從Battle.net官網下載遊戲。 正如前文所提,隨著時代的進步,光碟也漸漸地消失在人們的眼前,當初的《暗黑破壞神II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正版光碟,現在可變成了一套價值不斐的收藏品呢,而目前所有暴雪的遊戲幾乎都能從官網下載,包含舊版的《暗黑破壞神II》也是,只要購買序號便能遊玩。 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當然也是如此,不過比較不同的是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係利用Battle.net登入,因此必須下載Battle.net程式之後,在從平台上下載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,這點從暴雪於2009年推出新版的Battle.net服務之後,就一直實行至今,雖然可以安裝,但須得先從官網購買數位版產品才能遊玩。(這點應該也能算是Remastered吧,哈) 目前,Battle.net也有推出行動裝置版,但畢竟暴雪遊戲都在PC上執行,因此行動版的Battle.net主要用於社交,可以與戰友們互傳訊息,有點類似Line之類的聊天App,當然,也能隨時知道戰友們正在做些什麼;另外,在帳號防盜方面,暴雪也有推出手機驗證器,只要於行動裝置上安裝後並連動,在第一次登入Battle.net的平台上,只要在手機上按下一鍵就能解除封鎖,對防盜措施來說,相當便利,推薦各位暴雪玩家們使用。 以我這個老玩家的立場來看,舊版有舊版的優點、重製版有重製版的好處,所以七成新、三成舊的「半新不舊」這句話,當作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寫照,應該是最洽當的了,那麼,重製版與舊版到底有什麼差別呢? 在重製版當中,玩家可以隨時在「重製版」與「懷舊版」之間切換,只要按下G鍵就可以了,而除了可以體驗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外,還能替那些沒更新的電腦找尋一條出路,但「懷舊版」與「舊版」之間,還是存在著一些差異,先是取名成「懷舊版」,就可以大概知道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懷舊模式並不是與舊版完全一樣,因此本文將會以「重製版」、「懷舊版」、「舊版」這3個版本的差異來作論述。 ※註. Alpha測試還沒開放單人離線模式,因此本文相關討論,皆以多人連線模式為主。 相信有認真看劇情的玩家們都知道,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封面圖樣就是初代《暗黑破壞神》中,玩家們可操作的其中一個戰士職業,也是李奧瑞克的長子—英雄「艾丹」,他在初代結局時戰勝了迪亞布羅之後,發現迪亞布羅的宿主竟然是自己的弟弟,而為了繼續封印惡魔,艾丹選擇將封印迪亞布羅的靈魂石插入前額,試圖用自己的意志降伏他,但最後仍以失敗告終,意志徹底崩潰,成了黑暗流浪者,也就是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封面人物。 然而,我們可以發現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宣傳圖也是當初的外盒封面圖,重製版的宣傳圖當然是精緻許多,前額因插入封印迪亞布羅的靈魂石所造成的窟窿,比舊版只有幾道裂痕還要來得更怵目驚心一點,斗篷上的紋路也更加細緻,當然,那張骷髏臉龐也顯得更加真實了,產品LOGO、以及在Diablo II字樣上燃燒的火焰也顯得更加立體、真實,但稍微可惜的是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已經結合了《暗黑破壞神II》與《暗黑破壞神II:毀滅之王》的內容,所以資料片外盒上的巴爾似乎就沒有新的宣傳圖了。 只不過,或許是因為當年一些印刷之類的技術的不完整、抑或是一些無法判明的原因,看看舊版的艾丹,似乎正帶著邪魅的笑容、隱隱約約透漏著英雄已死、恐懼將至的意象,而重製版的艾丹雖然精緻,卻少了這份陰森與詭譎的感覺。 相較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沒重製所以被罵到翻的過場動畫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從開頭的商標動畫開始,就徹徹底底地大翻新了一遍,當然在特效方面自不必說,雖然鏡位與取景幾乎沒有改變,但貼圖材質卻進步相當地多,鏡頭語言也與時俱進,某些原先採抽格表現所製作的影像,補足了格數讓其更為流暢,還用了現在流行的慢動作漸變手法,攝影面基本上採深焦攝影的表現手法,秀一下所有細節,令人驚訝的是,面部的表現及眼神的捕捉表現得相當自然,馬略斯畏縮的神情、糾結的老化皺紋都變得更加真實,就連正義天使泰瑞爾,我們終於能看清楚他那如夢似幻的天使翅膀了。 登入畫面也有所更改,原先舊版中的登入畫面為德魯伊與刺客在街道上走動的畫面,並且是在開始遊戲畫面時,才選擇單人模式、或是選擇登入Battle.net;而重製版與懷舊版則一律換成遊戲LOGO,這邊要說明一下,懷舊版的切換,要等到進入遊戲房間之後才能切換,在登入畫面等等房間外的畫面皆會是以重製版為主,而在進入開始遊戲畫面之前,由於暴雪政策的緣故,登入所有暴雪遊戲皆須透過Battle.net 平台,當然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也是因此重製版也不開放TCP/IP連線了。 在伺服器選擇方面,舊版原先有美西、美東、歐洲與亞洲4個區域可選,三代也分成美洲、歐洲、亞洲,但現在重製版在這方面作了一個相當有趣的決定,那就是角色在全球任何一個Battle.net伺服器上共通,簡單說就是,一開始連美洲的玩家,也可以突然想到就連去亞洲,未來在正式版推出之後,將不再有伺服器隔閡。 至於離線單人版,而舊版中的單機人物存檔,玩家們也能自行手動轉移到重製版的資料夾底下,那麼在離線單人模式時,就能以高清畫質來你以前的回憶了。 但目前未知離線單人模式是如何運作,如果一樣要透過Battle.net平台的話,那麼嚴格說起來,重製版是需要全程連網才能進行遊戲的了,但舊存檔是存在自己的主機上,而不是暴雪伺服器,那麼也有可能可以不必透過Battle.net平台進行離線單人遊戲,到底為何,則需等到正式開放之後,才知真章。 而改動最大的應該就是人物選擇的介面了,似乎是從《魔獸世界》與《暗黑破外神III》借鑑而來,將人物清單統一擺在畫面右側,而正中間則是玩家們的人物圖樣,畫面左方則是設定、觀看動畫、與工作人員的選項;另外有個重點,相信各位老玩家都記得,在舊版中只要超過90天沒登入,便會刪除過期人物,但在重製版當中則取消了這個限制。 而畫面底下則有「進入遊戲」與「大廳」兩個選項,玩家們若想直接進入遊戲,可以不用與以往還需要鍵入房間名稱與密碼,只要按下「進入遊戲」,系統便會自動生成一間具有密碼的房間,也能夠防止不認識的玩家突然加入;但若玩家想與其他玩家共同作戰,那麼則選擇進入大廳,再加入一個喜歡的房間,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涅法雷姆一同殺敵(但進遊戲馬上按敵對,不就是以前的傳統嗎?哈),天梯部分則尚未開放,大概要等到正式開放之後才會有新消息,目前舊版都略以6個月為1個賽季、《暗黑破壞神III》則大概3個月為1個賽季,官方目前已宣布重製版會有更短的天梯時間,或許會比照三代的模式。 不過想開始玩遊戲之前,當然得先創個人物,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與舊版一樣開放7個職業讓玩家們選擇,分別是聖騎士、野蠻人、法師、死靈法師、亞馬遜、刺客、德魯伊,而重製版與舊版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差別,但仔細一看可以發現,不僅改了職業敘述的字體顯示,連翻譯也是新的,甚至在點選創建人物的動畫,也加入了一些更細微的動作。 歷經千辛萬苦之後,總算進入遊戲房間,首先映入眼簾的、當然就是解放的高清畫面啦,雖說採用和舊版一樣的引擎,且以舊版的1.14d版本開發,但以3D渲染元件重建模組,讓原本馬賽克的臉龐重見天日,而遊戲場景也變得更加立體,而且玩家角色與遊戲NPC的語音也與動畫一樣採用中文(可調整),雖然親切,但總感覺有點彆扭。 在社交方面,舊版有人物語音熱鍵(Num數字鍵),只要按下之後便會在人物頭頂上發出台詞以及語音,而打字聊天的訊息則出現在畫面上方;而重製版上衣舊留存Num語音熱鍵,不過一律與玩家鍵入的聊天訊息一起出現在左側的對話框中,且即使切換到懷舊版,Num語音熱鍵所出現的台詞,也一樣不會出現在頭頂上,而是與打字訊息一同於畫面上方出現。 而畫面底下的UI介面,包括圖示、圖示擺放位置都經過了重新調整,但大抵還是維持原本的操控方法,按下ESC的話也能發現,原先的功能鍵也都重新設計過了,重製版的雖然少了些粗獷感,但看起來更加精緻;而在設定欄目中,也多了許多舊版沒有的功能,比方說自動收集金幣、遊戲中顯示現實時間、血量與魔力的數字顯示、裝備比較、攻擊未命中的顯示訊息、手把操控(PC玩家也可使用)等更友善的介面、影像方面也有更多細部項目可作微調,解析度方面也能調整至最高4K、也支援超寬螢幕,不過切換懷舊版的話,依舊是800 x 600。 物品欄與倉庫的介面也作了重新設計,除了更加精細的道具重塑,藝術風格也變得不太一樣,更重要的是,加強了倉庫的便利性,雖說身上的物品欄一樣只有40格,但在個人倉庫方面,則是從48格擴充到100格,且以往舊版無法人物共用倉庫,但在重製版與懷舊版(切換)當中,每個人物皆有1個個人倉庫、以及共享3個倉庫。 作為一款ARPG遊戲、兼打寶遊戲始祖,戰鬥是相當重要的一環,雖說解析度有大幅改善,人物揮舞武器的過程也變得相當順暢,加上音效以杜比7.1環繞音效進行了重新錄製,讓打鬥時的聲光效果又更上一層樓,只不過在打擊感、物理碰撞等等效果體驗上,似乎就沒有舊版來得強烈。 在舊版中,遊戲本身就配有紙娃娃系統,玩家們在替自己的角色穿戴不同裝備時,外觀也會有不同的樣貌顯現,也多虧重製版的3D渲染,人物裝備在高解析度的加持下,幾乎讓紙娃娃系統能完美呈現正配戴中的裝備,當然,連掉落在地的物品也變得更加細緻;技能上的動畫演示也是,比方說,法師的火焰技能再也不是一坨看不清楚的馬賽克,而是更加具有流動性與立體感的火球 怪物AI方面,復活速率以及物品掉落機率將與舊版一樣,不會有任何調動,而人物屬性方面,也採用舊版的Frame機制,因此在施法速度、攻擊速度等人物屬性方面,都會是跟舊版一樣的計算方式;另外,符文之語的出現讓《暗黑破壞神II》的玩法更加多元,但本次重製版在Alpha測試中,並沒有發現任何新的符文組合,或許未來會隨著版本更新,釋出更多新式的符文組也說不定。 以這部即將迎來第4部曲的傳世作品來看,即使當初的松崗在翻譯上有諸多謬誤,但「暗黑破壞神」、「暗黑」這2個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名詞,相信都已深刻地印在所有華文地區的玩家了,甚至由智凡迪所代理的《暗黑破壞神III》也繼續沿用這個名字,就可見一斑了,但在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中,雖然也留存一些舊時代的古怪翻譯,但也將一些名詞更改為更精確的翻譯。 除了語音方面,終於有中文配音之外,還能從動畫的對白當中發現,重製版的翻譯略有不同,比方說act-1的「蘿格營地」改為「俠盜營地」、act-2的「魯‧高因」的間隔號也刪除了、變成「魯高因」;道具上也有所更改,稀有裝備的「腹蛇」詞綴改成「蛇魔」、「輕型法力藥劑」變成「輕效法力藥劑」;技能方面也有不同,聖騎士的「白熱」也改為「熱忱打擊」、「突擊」變成「衝鋒打擊」,翻譯改動算是相當的大,不過Alpha測試只開放到act-2,後續地名、人物技能、道具等等的新翻譯,可能還要等正式開放之後才能揭曉。 不過假設玩家們切換成懷舊版模式的話,那些舊翻譯就會再度現身,只是某部分道具,在當初松崗翻譯之下存有亂碼,比方說著名的渣砲,原文名稱為:Buriza-Do Kyanon,而在松崗翻譯之下為:布理撒?多?凱南,如果參照《暗黑破壞神III》的翻譯,那麼正確來說應該是「暴雪砲弩」,或許重製版也會沿用此一翻譯,但在Alpha測試中尚未出現此一道具,不曉得之後正式開放後,如果切換為懷舊版,是否還會出現亂碼。 雖說開發引擎還是同一套,但3D渲染後的成果,雖說不至於到3A大作那樣資源令人吃緊,但也就意味著我們勢必得更新電腦配備,否則就失去重製版的意義了,本次測試針對PC玩家,因此選用了桌機、筆電、迷你電腦3種平台,但主軸為測試重製版的運行順暢度,並非平台間的高下評比;另外,雖說暴雪旗下遊戲大多都支援macOS作業系統,而本次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並不支援,不過仍可透過BootCamp與Parallels Desktop安裝Windows系統來運行遊戲,但僅舊款Intel處理器機種可用、配載M1之後處理器的Mac系列目前尚未支援。 從官方所釋出的推薦規格、與表格所呈的規格對照之下,可以得知,在處理器方面,由於遊戲建議為9代以上Intel處理器,因此無論在10代Intel或是最新的AMD 5700G都能很完美的運行;顯卡部分也是一樣,在實際使用上,NVIDIA與AMD兩方家族的顯卡都沒出現相容性的問題。 在桌機平台上的FPS測試中,4K具有平均82.8張的FPS、2K則有88.4張,2種解析度方面都大大地超出60 FPS這個基本值,而FHD自不用說,將近120張的FPS自是順暢無比;遊玩體驗上與舊版並無二致,主要還是聲光效果與流暢度的分別,雖說已經是20年前的遊戲,但在高解析度支援之後,似乎還能再讓涅法雷姆們再戰20年。 而筆電上也是如此,雖說測試時並未開啟數位解析度,只用GE66的原生FHD解析度,但實際遊玩起來,配合RTX 2070的效能,在FHD解析度下也穩穩地有109.8張FPS,不過,雖然在測試途中沒有突然出現卡頓、破圖、遊戲崩潰等問題,但筆電玩家仍須注意散熱問題,在快捷鍵方面,筆電鍵盤通常係以80%鍵盤為主,除非玩家額外再接一組鍵盤,否則有些快捷鍵,比方說Num數字鍵的語音熱鍵將無法使用。 至於使用內顯的迷你電腦玩家就不用想太多了,即使想進遊戲房間後轉換成懷舊模式,試圖降低資源,雖然進遊戲花了不少時間,但基本不是大礙,重點是開不了房啊!看看那精美的3張FPS,就知道為什麼這麼說了吧!雖說《暗黑破壞神II:獄火重生》的最低需求並不高,但各位玩家們,還是去弄張獨顯比較實在。 至於實際遊玩體驗,畢竟已經習慣速食遊戲了,突然回到這個Hardcore的模式突然有點回不了神,弄了好久才重新上手,不過無論是劇情、操控性都讓人有一種「啊對對對,當初就是這樣啊!」的感嘆出現,而升級後的聲光效果,先不論暴雪的用意,但也不禁讓人感嘆這位「老朋友」終究還是解除了畫質限制,以最美的姿態回歸啦;硬體與軟體方面的話,畢竟還是Alpha測試,還是有諸多小Bug存在,這點或許就等待正式版有所改善了,而硬體方面,暴雪的優化在以往經驗來看,都相當地好,只是總讓人感覺,這個畫質根本超出推薦配備所能負荷的上限啊! 《暗黑破壞神II》作為一款20年前的遊戲,重製版僅提升了畫質與介面友善度,雖說是買斷制遊戲、後續也會繼續享有免費版本更新,也不會再出新資料片的前提下,雖不像是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那種半成品品質,足見暴雪心意,但主程式與資料片的遊戲內容賣你1,290元台幣,我認為算是貴了一點(雖然我也是下單了,哈哈),假設在900元台幣上下,我想會有更多人買單。 不過在兩波測試之後,網路上的評論毀譽參半,我想說的是,畢竟《暗黑破壞神II》已經是一款20年前的老遊戲了,如今推出重製版,我不認為能夠在這個速食時代拉攏到多少新玩家,在國外的暴雪問卷中,參與此兩波測試的玩家總共有98%的人玩過舊版,因此,重製版的推出,更多的是為了老玩家,為了那個當初的青春與榮光。 至於是否有新內容、抑或是能重返榮耀呢?這仍在未定之天,那麼究竟《暗黑破壞神II》在高畫質重生之後,能夠再戰多久?我無法確定,畢竟暴雪已經公告《暗黑破壞神IV》將於明年登場,但依照這20年來仍有高手與老玩家的機體攻略奉獻,我想再來個10年還是有可能的,但最終,浴火重生的、除了迪亞布羅之外,還有我們的青春與回憶吧!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:獄火重生》回歸在即,帶你回顧遊戲中那些讓你橫行霸道的非法駭客裝備
這幾年,各遊戲廠商都推出了重製的舊作遊戲,雖被說炒冷飯,但玩家們還是喊著真香,然後買了單,而在神壇上搖搖欲墜的暴雪(Blzzard)也是如此,重製的《星海爭霸》、《魔獸爭霸3》(但被罵到臭頭),仍舊是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。 而隨著暴雪這幾個著名IP的重製之後,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的重製版也是喊了不少年,在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I》問世之前,就一直有聲音出現。而在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I》慘遭滑鐵盧之後,世界各地的的各位涅法雷姆們,就如同從至高天跌落的迪亞布羅一樣沉寂、失去蹤影,但一樣也像迪亞布羅一樣永遠不死,只是螫伏某個角落,等待重生的那一刻。 總算,辛苦的等待還是有回報,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:獄火重生》即將在台灣時間9月24日(五)那天,將與高清版的墨菲斯托、迪雅布羅、巴爾一同回歸,想必各地的涅法雷姆也已經摩拳擦掌,等不及要再讓莫非斯托死在自己的火牆之下了。 不過各位涅法雷姆們,應該已經在網路上看過各種關於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:獄火重生》的新資訊了吧?小編也就不再老話重提,來點新花樣來喚起各位的回憶,也算是為大家熱熱身。 嚴格說起來,《暗黑破壞神Diablo》系列作為一款打寶遊戲(小編絕對沒有認知錯誤!),從怪物身上奪取各類型的裝備、符文才算是這個系列遊戲的本體,不知道有多少亞馬遜女戰士困在風之力的打寶迴圈中多少年,但各位記不記得,有幾項裝備是無法透過擊殺怪物取得的? 從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Patch 1.07開始,Bug裝備悄悄地在美西伺服器流動,而到了Patch 1.09之後,各種Bug複製裝備、駭客裝備、伊斯武器系列、白色系列、體符等等充斥整個美西伺服器,但也在全球迎來了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的全盛時期,小編要為各位回憶一下當初那些橫行霸道的駭客裝備,想必各位玩家,在當初都擁有個一兩樣吧。(笑) 藍色裝備雖然詞綴並沒有稀有、傳奇裝備多,但卻擁有黃裝、金裝沒有的極致暴力數值,因此也是許多玩家追求的重點之一。但也不曉得暴雪是怎麼想的,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中,藍色裝備的增加傷害屬性要比稀有黃色、傳奇金色來得高,因此藍色裝備也深受部分玩家喜愛,而藍色裝備中最著名的詞綴,也是追求極致攻擊力的詞綴,基本上只會在武器上出現的,就是「殘忍」。 雖然遊戲內建的「殘忍」詞綴是正常能力增加,但無論是什麼遊戲,總是都會有Bug出現,這無可避免,只能在後續的Patch補強,因此「殘忍」詞綴由於Bug的原因,導致了出現超過原本上限的增傷數據,再加上後詞綴「傷害加深」、「快速」等等,就變成了PK場上的夢幻逸品,小編當時參加老家網咖的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PK賽青少年組,拿的便是殘忍之傷害加深 近身剪。(笑) 前文提及,藍色裝備擁有極致暴力的素質,但這不僅僅只出現在殘忍系列的武器上,某些因為Bug所致的超出原本數值上限的藍色防具,也比比皆是。 眾所周知,《暗黑破壞神Diablo》系列的裝備都擁有詞綴效果,並且分成無形(灰色)、普通(白色)、魔法(藍色)、稀有(黃色)、傳奇(金色)、套裝(綠色),不同於傳奇與套裝所具備的固定素質,無形、普通、魔法、稀有裝備都具有隨機詞綴的效果在,而稀有黃色裝備又有前詞綴與後詞綴之分。 Patch 1.09為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的一個較為穩定的大版本,在此之前,還是存在許多大Bug(雖然1.09版也有),包括許多奇妙裝備,一般而言,前詞綴加後詞綴只會有6項隨機能力生成,但暴雪並沒有移除從Patch 1.06、1.07、1.08版本留下來的稀有金色裝備,因此超出6項隨機能力的古怪黃色稀有裝備就一直被保留下來。 雖然沒有刪除,但再也打不到了,而又基於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在當時是極熱門的一款遊戲,許多對商機較為敏感的玩家斜槓商人,就把歪腦筋動到了買賣裝備上,無論是收藏也好、或是穿戴也好,這些舊版本的黃色稀有裝備,被眾玩家所需求,因此在商機之下,造成了大量複製裝備的出現。 當然不僅止於黃色稀有裝備,部分舊有傳奇金色裝備,比方說08版鬼頭、08版長串、08版統盾也因能力較新版的強,也被列在複製裝備之內,大量流通於美西伺服器。 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中的傳奇金色裝備,都有固定但隨機數值的能力詞綴,在Patch 1.09時,傳奇與套裝是屬於最熱門的裝備之一,但話是這麼說沒錯,可絕大部分的傳奇裝備都淪於收藏用,對打寶或PK並沒有太大作用,比方說超級難打的暴風尖塔 鮫尾巨斧便是其中之一。 因此有心玩家就想到了一些歪腦筋,將武器的屬性能力加諸到其他像是手套、腰帶、戒指等等裝備上,以求更加強力的人物刷圖能力,也有一些單純只加強原生能力的駭客裝備,雖說沒有像複製屬性那樣囂張,但仍然是非正規裝備。 小編的起家職業是聖騎士,當時還不懂玩,開著白熱加狂熱然後拿著傳鎚(史恰佛之鎚)到處亂敲,後來就轉戰刺客陣營了,不過對於亞馬遜女戰士也是略懂略懂,那時總泡在網咖裡打母牛關,也認識了挺多叔叔輩的朋友,小編還記得,有個叔叔告訴我,亞馬遜女戰士的武器排行,第三名是俗名渣砲的布理撒?多?凱南弩弓(當初松崗代理的時候,許多裝備名稱都會有問號),第二名是風之力九頭蛇弓,第一名就是伊斯弓,後來才知道,原來伊斯系列不只有弓,其他單手或雙手武器也都有,但說實話,小編至今還未親眼看到伊斯系列裝備。(笑) 沒有任何詞綴、也沒有特殊名稱的白色裝備,其掉落率大概是遊戲中最高的,通常被玩家拿來與赫拉迪姆方塊做合成用,但Patch 1.09有一批強橫無比,甚至無視傳奇裝、符文裝、套裝的地位,只要戴上去,連法師都可以普攻敲死一隻地獄難度的古難記錄者。 白色食人魔鐵手套,俗稱「白手套」,一樣沒有任何詞綴,只有基底裝備名稱,但卻擁有不可思議的屬性,為當時所向披靡的弓馬玩家所喜愛;除此之外,在遊戲中的飾品,掉落基本就是藍色魔法裝備,但這顆戒指啥都沒有,只是寫著斗大兩字:戒指,沒有任何詞綴的裝備,玩家們俗稱「白戒」,擁有100%加速移動,以及不可思議的抗性吸收,小編的法師就曾經戴著一顆白戒,拿著光刀(光之軍刀)在混沌避難所裡普攻敲死所有精英怪。 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中有個相當有趣的設計,就是放在包包裡的小型、中型、大型、超大型護身符,而在Patch 1.09時,則以百毒符、175毒符、技能符最為搶手,一般而言,玩家們會在包包裡塞滿這些護身符,以追求傷害最大化。 不過除了上述那些護身符以外,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小護身符,俗稱「體符」的詛咒之犧牲之箭 小護身符,只占一格包包空間,弓馬配合毒符、法師配合技能符,再加上白手套與白戒,即使抗性負99,在地獄難度也可以橫行無阻,在PK時也是絕對無敵的存在,小編印象很深刻,小時候都固定去的網咖,那個老闆有偷偷在賣體符,一整組40個體符合計台幣1,000元,簡直驚人。 而這些神秘的駭客裝備,在暴雪釋出Pathc 1.10之後,就通通被刪除了,即使有些遊走在合法邊緣的複製裝備能夠留存,但那個生成方法與代碼有關,只是還沒刪到,不代表不會刪,只不過有趣的是,在駭客裝備出現的前後那段時間,反而迎來了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》的全盛時期,玩家也因為遊戲的選擇越來越多,逐漸出走,不過還是有一些老粉留在了D2的世界。 然而,即使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I》令人失望、《魔獸爭霸III:淬鍊重生》令人崩潰,但在重製版《暗黑破壞神Diablo II:獄火重生》出來之後,我們這些涅法雷姆們還是喊著真香,選擇再相信暴雪一次,如今暴雪已宣布將於今年9月24日重啟地獄之門,希望暴雪不要再重蹈覆徹,能夠帶回那些以往屬於他的榮耀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動視暴雪再掀人事動盪,《暗黑破壞神4》總監、關卡設計師等3名資深開發人員遭解雇
動視暴雪性別歧視案依舊持續炎上啊!8月初時,總裁J.Allen Brack、人事副總裁Jesse Meschuk才請辭,雖不知原因,但外界似乎都認為是為了對性別歧視案負責。 而如今外媒再次揭露,3名暴雪資深研發人員也已遭到動視暴雪解雇,包括《暗黑破壞神4》遊戲總監Luis Barriga、首席關卡設計師Jesse Mccree與《魔獸世界》設計師 Jonathan LeCraft,而動視暴雪也已證實了此一消息,不過,依舊與J.Allen Brack、Jesse Meschuk一樣原因不明,但或許一樣也與此次動視暴雪的訴訟有關。 而因為性侵訴訟持續延燒,更多內部被爆料出來,近日外媒也丟出了一張與「寇司比套房」事件相關的照片,曾經參與此事件的對話紀錄也遭到揭發,裡中人物包含了本文所提及的Jesse McCree與Jonathan LeCraft之外,更有目前任職於Riot Games的Greg Street。 《暗黑破壞神4》可以說是現階段動視暴雪的救命稻草之一,但其團隊領導人Luis Barriga卻也因訴訟而遭解雇,雖說動視暴雪立即指派了新的領導者,但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,除了打擊公司內部士氣之外,對於領導團隊來說,也會相對地默契不夠,遊戲開發的思維也會不一樣,可能會導致開發團隊與新的領導人產生矛盾,這一樣可以套用在《暗黑破壞神4》首席關卡設計師Jesse Mccree遭到解雇、且新官上任的情況上,再加上糾纏許久的訴訟案,《暗黑破壞神4》是否能在明年如期上市、又是否能完美回應玩家們的期待,這一切都是未定之天。 而對玩家來說,在訴訟案之前,動視暴雪即使仍手握眾多持續運營中的大IP,但接連幾次推出慘遭滑鐵盧的新遊戲,其地位就變得有些岌岌可危,如今加上訴訟案,這雖然與遊戲開發並沒有直接關係,但想必有許多玩家會因此,對動視暴雪的失望感更加強烈吧? 但真的天無絕人之路嗎?動視暴雪會在挺過這一波訴訟、爭議之後,迎來柳暗花明的時刻嗎?又或是說,就此徹底走下神壇呢?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動視暴雪第二季電話財報會議:2款有關《魔獸爭霸》的手遊正在內部開發中
即使身陷性別歧視風波,但公司的腳步還是得持續走下去,動視暴雪於第二季電話財報會議中,有意無意的透漏了目前有2款關於《魔獸爭霸》系列的手遊正在內部開發中,並將於不久後對外公開,旨在讓新世代的玩家,以全新體驗接觸暴雪旗下經典作品。 對此,小編猜測,或許會套用魔獸三部曲與魔獸世界的世界觀,並延伸出系列新作,但會是將RTS模式移植到手機上嗎?抑或是新MMORPG故事?目前尚未可知,在電話財報會議中並沒有透漏太多,假設是以RTS模式降臨手機遊戲版塊的話,目前市面上也是有幾款即時戰略制的手機遊戲正在經營著,但相對PC端,雖然複雜度大幅下降,但可控的項目與功能就閹割了不少,遊玩性也就少了許多。 而假設是MMORPG模式,依照手機無法比擬PC端的續航力,想必最後還是擺到電腦上,開個模擬器繼續玩,如此,手機遊戲的便利性便蕩然無存;MOBA類的話,似乎更不用想像,PC端的《暴雪英霸》雖然有別於《英雄聯盟》、《Dota 2》的5對5廝殺模式,但聲量依舊拉不起來,甚至HGC全球賽與宿舍英霸大學聯賽都早已停擺,所以想讓滑鐵盧的東西再放到手機上,應該不太可能。 雖然隨著遊戲生態的改變,動視暴雪做出改變也是無可厚非的事,只是,無論是哪種類型的遊戲移植或新開發到手機上,對於動視暴雪而言,都是相當諷刺的事,想必各位都還記得2018年Blizzcon暴雪嘉年華吧?那句「你們沒有手機嗎?」引發眾怒,成了動視暴雪無法抹除的陰影。 綜觀截至為止的手遊發展,透過智慧型手機的獨特性,可觸控的顯示器、強大的攝影鏡頭、便攜性而發展出的快速且俐落的遊戲速度,我們說得出哪幾款經典手機遊戲呢?2007年的《Tower Bloxx My City》、2009年的《Angry Bird》、《植物大戰僵屍》、2010年的《水果忍者》、2011年的《Temple Run》、2012年的《Candy Crush》;接著新類型的轉珠遊戲《GungHo》、《龍族拼圖》、《神魔之塔》改變了手機遊戲的遊玩模式,再加上連結現實與虛擬世界的AR遊戲《Ingress Prime》、《Pokemon GO》。 這中間,可能還漏了許多經典遊戲,這就別太苛責小編了(笑),但可以相信的是,手機免洗糞遊更加的多,換個皮再接再厲、課長投錢繼續營運,對於PC玩家的浪漫,可能是新世代手遊玩家無法體會的,這恐怕就是所謂的世代代溝吧?仍是有許多廠商堅持著PC端遊戲的開發,可那個原本最了解PC玩家的暴雪,現在逐漸轉向手遊的懷抱,甚至與萬惡中國大廠網X合作,從背後意義來看,那個做出好遊戲的暴雪早已逝去,剩下的只是能在財務會議上算出幾個錢的動視暴雪而已,你說,我們到底該如何期待動視暴雪所出的手機遊戲呢?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性別歧視案持續延燒、暴雪高層大異動,總裁、人事副總相繼辭職
不得不這麼說,從動視合併威望迪、再於2013年脫殼成為獨立的遊戲開發公司「動視暴雪」後,就一直動盪不安,近日又因性別歧視案件,引起相當大的風波,如今事件延燒,暴雪總裁J.Allen Brack於昨日請辭執行長職務,將由Jen Oneal和Mike Ybarra接棒。 Jen Oneal和Mike Ybarra都在遊戲界打滾許久,皆擁有相當豐富的業界經驗,Jen Oneal在加入暴雪前為Vicarious Visions工作室(後合併入暴雪)的負責人,而於今年1月時加入暴雪,以開發領導的身分,帶領著《暗黑破壞神》系列、《鬥陣特攻》的開發行程;於Microsoft工作近20年,此前於Xbox部門管理在線服務的Mike Ybarra在2019年加入暴雪之後,邊擔任平台技術執行副總裁、也邊負責Battle.net與開發服務的項目。 對於接任人選,J. Allen Brack也對此表示,「對接任者的領導能力有絕對的信心,相信能為暴雪做出不一樣的改革。」 但不僅是J. Allen Brack辭職而已,稍早時,彭博社等多家外媒先後報導,暴雪全球資深人事副總Jesse Meschuk同樣也將在本週離職,動視暴雪的新聞發言人也已證實該消息,但拒絕再進一步說明緣由,而Jesse Meschuk亦被發現似乎偷偷刪除了自己的Twitter帳號。 雖說暴雪公告並沒有說明J.Allen Brack卸任的原因,但這個風頭上,還是不禁令人想入非非,J.Allen Brack於2005年加入暴雪,並在2008年成為《魔獸世界》的製作總監,在2018年時成為總裁,但卻在這任職3年期間,也捲入了不少爭議,比方說2018年暴雪嘉年華《暗黑破壞神:永生不朽》事件、2019年《爐石戰記》大師職業賽的聰哥事件等。 近日引起軒然大波的性別歧視事件,在加州政府的調查之中,可以發現動視暴雪在聘傭合約上,便有歧視女性員工的情況;在加州法院訴狀中也提到,因動視暴雪內部的「兄弟會職場文化」,對內部女員工相當不友善,這其中也包含了男性同仁與上司,在言論或舉動上的隱性沙文主義,而導致女性員工遭致性騷擾的情況。 由此可知,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這次所爆發的性別歧視事件,早已存在於動視暴雪內部許久,即使J.Allen以及Jesse Meschuk或許不是直接加害者,但他們曾於「可以改革公司內部風氣」的這個位置上,卻還是默認了這歪斜的職場文化,而導致訴諸官司,可能J.Allen Brack只是恰逢其職,換作他人也是會有同樣的下場,但「默認行為」其實也是間接加害者啊,因此為此下台,也是可預見的結果了。 2019年時,J.Allen Brack曾來台與LGBT+社群的暴雪玩家交流,並強調暴雪玩家社群對多元性所展示的內容,並積極讓員工與玩家社群能感到被重視、被接納。但無論是J.Allen Brack也好、Jesse Meschuk、動視暴雪也好,如今重新看到這番言論,對比現今大炎上的性別歧視事件,相當諷刺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-
《仙劍奇俠傳七》將於10月上架Steam平台,魔尊重樓、酒神咒、劍神再現!
在3月底時,站上已為各位簡單開箱了《仙劍奇俠傳七》,不過遊戲當時還處於Beta模式,許多劇情、功能都尚未開啟,遊戲也還正在收集玩家試玩與反饋數據,但終歸還是試玩版而已,到底還要等多久呢? 大宇已經給答案了,簡體版部分,在方塊遊戲平台已經於首頁隆重宣告,《仙劍奇俠傳七》將於10月15日上市,至於繁體版方面,雖然官方說將於10月上架Steam平台,但依照系列作前幾代的發行規則,繁體版應該也一樣會與簡體版同步於10月15日上市,台灣方面目前預定8月開始預購。 #影片=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R10tBn0a-I&ab_channel=%E4%BB%99%E5%8A%8D%E5%A5%87%E4%BF%A0%E5%82%B3 ▲《仙劍奇俠傳七》宣傳預告影片。 官方也釋出4K高解析度宣傳預告,劇情依舊是走仙劍系列的老模組,圍繞著人、神、魔3個種族之間的愛恨情仇,除了已在試玩版登場的月清疏、修吾以外,仙霞派弟子白茉晴、苗疆少年桑遊也加入了主角團隊;而在《仙劍奇俠傳三》與電視劇裡擄獲高人氣的魔尊「重樓」也於預告片現身,而更令人充滿回憶的是,在預告片中,那個在初代《仙劍奇俠傳》中,一生只能施放9次的「酒神咒」,也將在本代登場、以及在Steam平台上所釋出的遊戲截圖中,也疑似出現了正在施展技能的「劍神」。 戰鬥模式也可從站上開箱的文章裡得知,將採用第三人稱的即時戰鬥制;操作配置上,除了傳統的鍵鼠組合外,本次也支援了手把遊玩;至於在試玩版中沒有實裝的光追功能,也將在正式版中登場,在預告片中也展示了《仙劍奇俠傳七》使用NVIDIA的Hybrid Translucency、以及Ray-Guided Water Caustics的絢麗效果。 沒有意外的話,《仙劍奇俠傳七》正式版的硬體配置,應該就與試玩版那時所公布的一樣,最低配備的處理器需求為Intel Core i5-7500或AMD R51500X、記憶體則是8G、但官方建議可以的話,最好可以使用Intel Core i7-9700K或AMD R7-3700X以上、並搭載16G以上的記憶體。 而顯卡部分,雖說最低配備以NVIDIA GTX960或AMD RX560即可執行遊戲,但本次《仙劍奇俠傳七》具備光追功能,官方建議玩家們,最好能夠使用NVIDIA RTX 2060與AMD RX5700 XT以上的顯示卡;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遊戲為容量怪獸,足足需要80G以上的儲存空間,各位硬碟空間不大的玩家們,可要多多注意囉。 先看到在宣傳預告中登場的白茉晴,他的身分為仙霞派弟子,從影片中的語音也可以得知他有說了一句「仙霞派就是我的家」,而仙霞派在《仙劍奇俠傳二》裡登場過、《仙劍奇俠傳五》也有提及,仙霞派創派祖師姜婉兒於一代登場、沈欺霜等人則於二代成為仙霞派弟子。 而在宣傳預告中所出現的「酒神咒」,與一代動畫完全相同,幾乎可以不用懷疑就是它,而從所有發表過的仙劍系列作來看,這項技能的使用者,目前只有初代主角李逍遙與其師父酒劍仙司徒鐘;另外一個在Steam上釋出的遊戲截圖,有張疑似「劍神」的圖片,這項技能為蜀山派最強御劍術,使用者為初代主角李逍遙、三代徐長卿、三代外傳主角南宮煌。 綜上所論,仙霞派的再次登場,意味著《仙劍奇俠傳七》的時間線將會在二代之後,而與「酒神」與「劍神」這兩者有重疊性關係的只有李逍遙,三代與三代外傳的徐長卿、南宮煌,在仙劍世界觀的時間軸裡面,為初代仙劍的50年前、二代仙劍的58年前,而這兩人都不會「酒神咒」,加上酒劍仙司徒鐘並沒有施展過「劍神」,因此可以猜測在《仙劍奇俠傳七》中,那個貫穿整個仙劍系列歷史、也最深入人心的的「李逍遙」可能會再次登場。 ★快來追蹤/加入我們!!! FB玩家社團: Instagram頻道: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華碩ROG SWIFT PG279Q螢幕實測開箱,27吋G-SYNC電競顯示器中的優質精品!
- 網咖巡禮》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,引進GeForce GTX 1080,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!
- 陽泰Yantouch EyE Speaker藍牙喇叭實測開箱,兼顧時尚與光氛特效揚聲器頂尖之作!
- 華碩ROG SPATHA電競滑鼠實測開箱,有線無線皆夠炫!
- 網咖巡禮》吉吉網路生活館-大里店,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!
- 網咖巡禮》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,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!
- 網咖巡禮》玩咖網路微客棧,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!
- 17吋電競筆電之王,MSI GT73VR 6RF TITAN PRO重裝上陣!
- Ryzen 7 1800X vs. Core i7-7700K vs. Core i7-6950X Extreme效能大車拼,AMD八核心銳龍戰神與Intel十核心愛妻之王跑分實測!